洛銅龍門銑床是"一五"期間前蘇聯制造的設備,導軌總長8.5m。傳動原理見圖1。
1、耐磨涂層厚度的確定測量磨損厚度,以確定修復的加工量及所需耐磨涂料的厚度。導軌的截面形狀見圖2。
耐磨涂料層的厚度:H=H1-H2(mm)
通過認真測繪,考慮蝸桿、蝸輪的正常嚙合條件,確定耐磨涂料層的厚度為(9.9±0.1)mm。施工時,為了精確控制耐磨涂料層的厚度,制作了厚度為(9.7±0.05)mm的壓條,預先粘貼在床身上。
先將壓條貼在床身導軌面上,將配好且攪拌均勻的耐磨涂料均勻地涂復在導軌面上,壓上壓板,用手錘不停地沿箭頭方面敲擊壓板,使多余涂料從外側溢出。
2、床身(基體)表面脫油清洗脫油清洗是保證耐磨涂料層與基體牢固粘合的重要一環。在舊設備上施工時,一般先用汽油進行粗洗,對基體表面的浮油臟物進行一般的清洗,然后再用NaOH、Na3PO4、Na2CO3和水配制的清洗液(加熱至60℃~80℃)進行堿洗脫油,直至全部去油,再用熱水沖洗兩遍擦干,最后用四氯化碳和丙酮擦試1~2遍。
3、涂復隔離劑涂料固化后,為了便于起模,施工前應在壓板的工作面上涂抹隔離劑。隔離劑一般由有機玻璃屑和氯仿或過氯乙烯樹脂和丙酮配制而成。
4、配制、涂復耐磨涂料按比例將各種成分配合攪拌均勻,涂復在修復面處,用壓板壓實,固化后(一般為24h~36h)起模。
5、修復起模后,修復存在的缺陷部分,確保涂層表面光潔平整,色澤一致,質量均勻,無大的氣孔等缺陷。
為了改善耐磨涂料的潤滑條件,根據原設備的潤滑原理,在涂層表面設計了一次成型的潤滑油槽,減少了機加工程序。
潤滑原理:床身在導軌上往復運動時,耐磨涂料層將噴油鋼球壓下,潤滑油噴出,充溢噴油槽4,隨著床身的滑動,潤滑油充滿潤滑油槽1,潤滑整個摩擦面。施工時,制作了油槽模型,粘在壓板的工作面上,直接成型。為了起模后易于取出油槽模型,將油槽模型制作成梯形(油槽截面),并且在模型的四周涂擦隔離劑。
洛銅于1993年、2004年兩次利用耐磨涂料修復法對龍門銑床導軌面進行修復,第一次修復后使用了10年。另還對C630車床、G607鋸床、C616車床的導軌面進行了修復,一般使用壽命為5~6年。實踐證明,使用耐磨涂料修復法,不僅工藝簡單,維修方便,節省時間,而且施工不受溫度、濕度等外界環境條件限制。并且達到了設備的加工精度,可用于快速修復在用的磨損件,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