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化反應及影響因素
(1)固化反應
修補劑的固化過程分幾個物理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值得注意的是固化的初硬點。將A、B組分充分混合后,固化反應開始,隨反應的進行,修補劑分子鏈段的長度增加,粘度越來越高,直到成為半固體狀態。從順滑的修補劑到涂層開始硬化的交界點,我們稱為初硬點,在此之前的時間段為修補劑的初硬階段,又稱適用期,適用期內修補劑與基體的浸潤性最好,擴散、流變、滲透的效果最充分,所以一定要在此之前完成混和、涂敷工序。
修補劑到達初硬點的快慢對于涂層最終的物理性能、化學性能影響很大。固化反應為放熱反應,A、B組分一經混合,反應熱會持續產生,直到放熱高峰,在最高放熱點保持一個短暫的時間后,放熱量將越來越小。反應釋放熱的多少取決于產品的類型和配制量的多少。混合500g產生的熱量比混合1OOg要大得多。在同樣配制量的前提下,緊急修補系列產品的放熱量比其它產品要大得多。
混合好的修補劑只有通過充分徹底的反應,才能實現最終的完全固化,修補劑的分子合金才能形成三維交叉網絡結構,使涂層表現出優異的耐磨性、耐腐蝕性、強韌性及耐溫性。
(2)溫度對固化過程的影響
提高溫度可以加快固化速度。不論是提高環境溫度,還是提高待修工件表面溫度或修補劑本身的溫度,都可加速固化反應,縮短修補劑的適用期。反之,降低溫度可延緩固化時間,溫度過低 時固化反會變得緩慢。 適用期修補劑的固化溫度應維持在15~40℃的范圍內,混合好的修補劑在40℃以上使用時,會大大縮短適用期,固化速度將變得非常快。溫度低于15℃時,修補劑可能會固化不徹底,而沒有完全固化的涂層,其物理、化學性能都會降低。 冬季施工時,修補劑遇冷會出現凝結硬化現象,加熱后方可調配使用,加溫方式可用電爐、碘鎢燈、電吹風等, 切不可用火焰直接加熱。 固化時急冷急熱會導致涂層的快速收縮與膨脹,使涂層產生內應力導致性能下降。 |
|
(3)配制量對固化過程的影響
反應熱的生成有益于固化速度的提高,但適用期會縮短。配制量越多,產生的反應熱就越多,固化反應就越快,修補劑的適用期就越短。所以當配制量太大 且環境溫度較高時,應安排好施工時間或采用散熱措施,如配制時用大調膠板,盡可能將修補劑攤開以利散熱,或在易于散熱的金屬板上配制等等。
緊急修補劑系列產品固化反應速度極快,除混合后抓緊施工外,還可以減少配制量來降低反應熱,使反應速度降低。
(4)完全固化
修補劑涂層初硬之后,25℃以上時24小時內可使涂層完全固化。這個階段所需的固化時間受溫度影響。只有涂層完全固化之后才能投入滿負荷運行。如果需要縮短施工時間,可在涂層常溫初固化后對修補位進行加溫,以加速固化,使涂層迅速達到最高強度,一般說來,加熱80℃~100℃保溫2小時即可。
(5)低溫工況下的固化
當待修表面的溫度低于15℃時,須采用適當的加熱方式才能保證涂層固化,常用的加熱方法有幾種:
①用噴燈從側面加熱待修的基體部位,不可將火焰直接接觸修補劑涂層(離涂層20cm處放置一個金屬保護板,火焰噴到板上,而不使保護板燒紅),加熱方式是先加熱基體金屬,通過基體金屬傳熱于修補劑涂層,以達到涂層固化。
②距修補位大約40cm處設紅外燈、碘鎢燈、電爐或其它熱源加熱 基體金屬。
③將工件整體放入烘箱或加熱爐內加熱,溫度不得高于80℃。
(6)高溫工況下的固化
如待修工件的表面溫度大于40℃時,直接涂敷修補劑會使涂層固化得太快以致于破壞固化過程中的分子結構,使涂層的強韌性和耐介質性能降低。所以在修補劑的適用期內一定要使涂層溫度保持在20~40℃之間,初硬之后再升溫固化。對于表面溫度過高的工件,可先將修補劑冷凍到10℃以下再進行涂敷。